手版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首页 中共潜江市委 潜江市政府 潜江市人大 潜江市政协
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潜江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政协新闻 > 政协要闻 > 正文
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
信息来源:潜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1-09-01 11:37  浏览次数:次  文字大小:

  打造我市“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集群集聚新优势
 
  李群姣委员
 

  我市具备发展“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的优势,但也存在产业体系尚待完善、龙头企业带动性弱等问题。建议:超前谋划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提升规模,发展壮大光通信产业链;夯实基础,配套发展电子材料及元器件产业链;创新引领,承接发展智能终端。发挥现有的光通讯、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加快本地产业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基础制造向品牌智能化制造转型。
 
  培育领阵企业,建立梯次分明企业体系。壮大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培育创新型企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强化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集聚各类创新创业要素,扶持一批产业链高端环节科技型创业企业。
 
  优化产业生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采取“企业主导、政府支持、院校参与”的方式建设“半导体材料分析检测中心项目”,为园区微电子材料和半导体材料提供技术支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引导银行探索信贷创新,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打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潜江样板”
 
  杨品华委员
 

  结合潜江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需求,全面推进潜江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实现潜江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是潜江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努力打造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潜江样板”,结合潜江自身发展实际,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同时,依托数字经济跃升工程,立足潜江特色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努力将华中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园区;以打造两湖平原、汉江流域特色农产品会展中心为契机,积极推动数字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实现潜江虾-稻和两湖平原农产品从优地优品到优质优价的全链式服务,推动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全链条互联网化,打造数字科技引领现代农业的“潜江样板”;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以数字化转型重塑潜江制造新优势,加速潜江本地优势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
 
  此外,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载体,招引华为、腾讯等大型数字经济企业落户潜江,设立企业区域运营中心,共同构建数字经济消费服务体系,服务华中地区的企业和消费者。充分发挥大型平台型企业的技术、人才、资金和市场优势,培育潜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变“输血”为“造血” 从自身内部筹集和挖掘动力
 
  王云风委员
 

  为增强我市的融资能力,保障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顺利转型,必须变“输血”为“造血”,紧抓“钱怎么来”“钱怎么用”“钱怎么管”三大重点内容,从自身内部筹集和挖掘动力。
 
  加强投向研究、项目储备、汇报联系对上争取资金的同时,对内要从金融产品、平台公司、项目质量等方面充分挖掘融资潜力;对外完善金融服务产品,激发市场活力。
 
  紧盯政策,严格按照《潜江市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3年)》要求,分年度有序做好19个重大改造搬迁项目的实施推进,确保凡是纳入实施方案中的项目应建尽建;根据《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要求,确定年度资金投向区域和范围,把握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发展焦聚地,打造城市转型发展亮点区域。
 
  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为契机,主动研究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重大事项,着力推进武汉至潜江城际铁路等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潜江文化、交通、会展基础等优势,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两湖平原、汉江流域特色农产品会展中心;用好两个合规化工园区品牌,打造高效、集约、绿色、循环的国家级化工示范园区;优化顶层设计,将基础设施配套等专项规划与国家级园区整体规划有机衔接,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路
 
  魏刚委员
 

  按照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全面绿色转型”要求,用“绿色招商”推进绿色发展,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树牢“绿色招商”理念,注重绿色发展理念,建强绿色招商平台,完善绿色招商的评价机制。
 
  绿色发展,就是要拓宽绿色发展路径,用好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潜江转型发展的政策优势,用好毗邻省会、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用好河湖密布,沃土千里的自然资源优势。绿色发展,就是要集聚绿色发展后劲,紧抓科技创新,壮大本土企业;强化资源利用,实现循环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助力节能减排;持续加大监管力度,落实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按照生态环保有关要求,对沿江化工企业坚决予以“关改搬转”。
 
  此外,绿色发展,就是要提升城市“绿色气质”,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擦亮城市名片,让潜江成为东南西北往来路途中必定驻足游玩的“打卡点”;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完善功能的原则,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绿色发展的势头;树牢生态环保理念,推动生态环境全面修复,全面美化城乡自然环境,切实守住绿水青山。
 
  转型融入大循环 提质百强争进位
 
  郭峰委员
 

  我市转型发展任重道远,现阶段,我们应该在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中,充分发挥“连东接西、左右逢源”优势,在转型发展中提升实力,在区域协同中谋求发展,在竞进争先中提升百强进位。
 
  为此建议:拓广拓深融入两大城市群循环体系,聚焦功能定位编规划,全方位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区,融入“宜荆荆恩”一体化发展,实现航运、水运、铁路运输等资源共享一体化;聚焦设施配套争项目,加快抢抓新基建投入的先手棋;做好传统基建项目,实现互联互通;聚焦创新平台谋支持,加快人力资本的流动和配置;聚焦资源优势强产业,加快产业链的融合与互动,谋划转型“4+1”(化工、光电子信息、智能家居及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农旅产业)的多元化替代产业体系。
 
  创新创造探索国家高新区品牌运营内循环机制,激活镇域经济要素循环新动能,发挥改革作用,发挥市场作用,活跃农村市场,以“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着力补齐农村市场短板;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发挥双招双引作用,推动节约集约高效用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完善激励机制,创新绩效考核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要由“标准版”向“方言版”转化
 
  邱杰儒委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和条例,这些政策的落实、落细至关重要,要打通惠企政策与企业之间的“最后1公里”,甚至“最后1米”,需将政策由“标准版”转化为“方言版”。
 
  完善的产业链是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很多企业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都会把一个地方是否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我市可按照“4+1”现代产业体系作为重点导向,根据“分层分类、定向定点”要求,补齐重点产业链条短板,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相结合,精准招商。
 
  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人才的供给密不可分,针对工匠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需求,在加大职业教育人才输出同时,还需加强企业用工服务,构建基于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应用、自助终端等渠道的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除外,还应通过建立预审制度、推行“一次”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的排队等号、来回跑等突出问题,提质增效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铁路、通用机场等建设力度,推进、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压实责任,强化考核,加强部门协作,合力推动各项布局优化政策的实施,确保政策制定、产业准入、投资促进、项目落地建设等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肖诗文委员
 

  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进地区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建议,加强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创新理念,按照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规划园区配套设施,一次性规划、分期分批建设,合理调配工业、公共配套设施(商贸)的用地比例,加快建设高效、集约、绿色、循环的国家级化工示范园区;超前谋划,高标准设计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发挥好重点项目的打基础、管长远作用;统筹布局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还建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相关部门在工业园区内设立便民服务网点,规划一定区域集中建设标准化职工服务中心、园区商业配套等,让园区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同时,建议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做好在建项目的资金保障,做好拟建项目的资金筹集。强化责任,提速项目建设,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持靠前服务协调、强化跟踪督办、全力清障护航,确保新建项目全开工、续建项目早建成;切实把工程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施工监管,严格验收标准,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放心工程;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规划和细节性完善,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接线工程、征地拆迁、渣土回填等,最大限度用好土地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饶国烈委员
 

  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目前,我市正处于社会保险进入全省统筹、江汉油田社会服务职能属地化管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建议以我省实施社会保险全省统筹为契机,加快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场所和信息系统整合,提升经办服务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借力企业养老保险全省统筹东风,提升社保经办机构服务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经办机构、服务场所整合,实现一个窗口即可受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提供“一门式”服务;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平台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筑牢基金安全防控体系。
 
  以油田办社会职能移交为目标,加快推进油田就业服务职能实质移交,重建就业对象与油田企业连接桥梁,确保油田矿区和谐稳定,促进企地融合发展。政企联动,明确职责,加快推进移交,促进企地融合;规范管理,循序渐进,逐步统一政策,实现平稳过渡,为油田企业和专业人才根留潜江创造有利条件。
 
  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为目的,加快推进公租房建设,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市民群体,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建议我市统筹规划,划拨土地、筹集资金集中新建一批房源,缓解我市公租房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来源:潜江日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潜江市委员会
地址:潜江市章华中路18号(潜江市政协楼三楼)   电话:0728-6236668
备案号:鄂ICP备2020023167号-1  技术支持:潜江政协信息中心